镇远,一个金戈铁马的名字
镇远,一个群雄纷争的南国重镇
镇远,一个军旗掩映下的水陆都会
镇远,一个诸神狂欢之地

远镇一方的古城镇远带您走进黔东南传统民族文化的迷宫,了解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。参观青龙洞古建筑群的雄伟及在建筑史上的奇迹;领略婀娜多姿并具有漓江山水之美和长江三峡之险的㵲阳河风光;体验丰富多彩的苗侗土家民族风情;观赏铁溪的秀丽景色,走进儒林外史“龙神嫁妹”的美丽传说;探寻“歪门斜道”、古码头及古街市……


镇远地处贵州东南部,与湘西地区毗邻,素有“滇黔锁钥”、“入黔咽喉”之称,历来为“黔东重镇”,被誉为“黔中迷宫”,镇远自秦昭王30年(公元前277年)设县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,西汉时属武陵郡。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始设无阳县。隋、唐置梓姜县。宋高祖绍兴元年(1131年)置镇远州。元世祖至元十八年(1281年),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,后改为军民总管府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置镇远州,隶属湖广。永乐十一年(1413年)置镇远府,隶属贵州。元代清代为道、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。两千多年来这里一直是黔东地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、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。
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镇远积淀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、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。现已形成了多张国家级旅游品牌,即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」--镇远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--㵲阳河、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--铁溪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--青龙洞古建筑群、日本在华反战同盟「和平村」旧址以及包括镇远府城垣、卫城垣和四官殿的镇远古城墙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--赛龙舟和报京三月三,另外还有贵州省级风景名胜区高过河,以及保持明清风貌的古民居、古巷道、古码头等省、县级文物古迹160余处。城内潠阳河自西向东呈“S”型蜿蜒贯通全城,形成了“九山抱一水,一水分两城”、山水城浑然一体、天人合一的独特的太极图古城风貌,被中外游客誉为“东方威尼斯”。
镇远古城占地3.1平方公里,古城有八大会馆、四洞、八祠、九庙、十二码头与府卫古城垣,吴王洞、四宫殿、古井、古戏楼等名胜古迹近200多处。主要历史名胜包括青龙洞,中元禅院,万寿宫,祝圣桥,香炉岩,天后宫,府卫古城垣,吴王洞,四宫殿(东方战神庙),和平村,周达文故居,古城中的寺庙、庵堂、馆祠、亭阁、宫阙、古民居、古巷道、古码头等。镇远古城是一个完全由名胜古迹集成的“传统文化迷宫”。镇远古城是一个多元化融合的古城,汉族与侗族等,多个少数民族、和睦相处,中原文化、荆楚文化、巴蜀文化、吴越文化、闽粤文化、土著文化与域外文化的融汇,使镇远成为多民族、多宗教、多社会的博物馆,被专家称为“世界文化保护圈”。

有人说“镇远是一幅画”,是一幅“朴素中见珍奇,淡雅中显神韵”的水墨画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、书画家祁顺曾写道:镇远“多佳山水士大夫南边多游焉,或不得游则有为恨者矣。”民国年间镇远专员战斗英雄华光也称:镇远“有胜水名山,令人盘桓而不忍离去。”的确,镇远山水迤俪,风光迷人,大自然为镇远造就了㵲水清、山峰秀、峡谷幽、溶洞奇、瀑布美,由此而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人。
- 扫一扫在手机当前页面
-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博
-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信